为什么刚办理了营业执照,就接到很多推销电话?
日前,有网民在中国政府网留言:注册公司后,法人等手机号全泄露被骚扰。
以下为中国政府网刊载的网民留言
李隽:我是石家庄的,刚在审批局办了一个营业执照。下午3点交的资料,不到4点就收到了7家以上的代理记账公司电话,而且打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发的实名认证系统里的手机号码。
大鱼:现在注册公司效率提高很多,谢谢。但在注册公司时,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必须填写法定代表人手机号、财务负责人手机号、联络人手机号、经办人手机号。
刚注册营业执照还没拿到手,各种推销电话就来了,搜索引擎、短视频平台、代理记账公司、网页制作公司、电商网店代理等每天都会打电话,而且有些推销人员在周末、下班时间还打电话骚扰,让人非常厌烦。
希望请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保护注册人的联络信息,让我们不再受骚扰。
据笔者了解发现,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媒体也有报道。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早已出台了相关规定。
对此,各级登记机关应吸取教训,坚决执行总局规定,严格保护企业群众个人隐私信息,不能因为极少数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让整个市场监管系统背黑锅。
1
《大河报》报道:公安部刑侦局对破获的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向河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和平顶山市公安局专门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平顶山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联合宝丰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侦破了以广东省犯罪嫌疑人林某为首的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并连带侦破案件20余起。此案是涉及公民个人信息1100余万条、非法获利350余万元的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捣毁窝点7个,扣押作案电脑21台、手机25部、银行卡10张。
专案组经过调查,锁定了这些案件中部分泄露公民信息的最终来源,这些公民信息泄露系某工商所的所长黄某所为,黄某将全省企业信息下载打包后网上出售牟利。
2
在保护涉密信息工作上,国家相关部门也付出了很大努力。比如在某网站上,有人向律师提问,“倒卖工商资料获利大概10000左右,已经在看守所4个月了,现在到法院了大概还要多久才能宣判?”
但打击倒卖个人信息还需要更多人参与,希望被侵犯权利的企业群众能拿起法律武器,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
3
《京华时报》报道:在保定市公安局新市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侦破的一起案件中,某工商局档案室工作人员刘某落网。
其在2010年进入档案室工作后,出售包括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住址等在内的企业人员信息获利6万余元。在落网后,刘某还不知悔恨,声称出售的信息都是公开信息。
4
而在长沙市公安局通报的一起案例中,一个专门的数据倒卖团伙长期在网上以“中国资源部”、“移动数据专家”、“中国咨询”等网名,贩卖各种公务、公民信息、各运营商的用户机主资料等,警方在其窝点电脑中查获约1.5亿条个人信息数据。
湖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蒋有为介绍,“大量倒卖信息的源头都来自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部门。”蒋有为表示,这些“内鬼”中有公务员、企业职工,有正式员工,也有临聘人员,涉及金融、电信、教育、医院、国土、工商、民航等各行业。
5
目前,网上有很多的第三方软件,例如企查查等,通过这些软件,同样可以查到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电话、地址等。按说这些注册信息,只能在工商系统里面,不允许社会第三方系统调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是能查询得到,搞不明白他们的数据接口是从哪调用的!
6
笔者认为,这种非法获取企业信息并倒卖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千家万户的信息安全甚至人身安全。在眼前的几千几万元蝇头小利面前,这些人违背良心,不顾法律,铸成了大错。
对此,各级登记机关应提高警惕,对企业信息严加保密,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仅允许指定岗位,指定人员接触。
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经建成并成熟运行多年的情况下,应严格依据工商总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使用运行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公示系统数据接口与其他单位共享企业信息资源。杜绝任何可能泄密的数据交换行为。
一些地方成立的行政审批局,因部门组建时间较短,也可能存在保密机制不健全,保密措施不完善,保密教育不到位的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对发现的线索及时调查处理,对查实的害群之马坚决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惩治犯罪行为,保障公民信息安全。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